台北少見的雲南菜已經飄香一甲子,每一道都是真功夫。
2019必比登推薦名單中,多半是台菜跟麵店,唯一滇菜入榜的就是這家已經開業62年老店,以料理作法繁複聞名。
燈籠高掛、煙花綻放的元宵節,是習俗上農曆春節的最後一天,雖然七天年假倏忽早已過去,但歡聲笑語、眷戀歲月的年味卻捨不得如風般吹散,抓住年節的氣份,踏進人和園餐廳喝春酒,為開春的盛宴寫下一段詩意的終章。
今日响午小張哥點了滿滿一桌!
先來六碟開胃前菜:
大薄片~
清脆酸辣的雲南大薄片是招牌菜,大薄片令人驚豔,肉片上澆了黃澄澄的醬汁,調味準確,微酸,微辣,微甜,鼓舞味蕾迎接不斷送來的美味;再蘸店家自製辣油,餘韻無窮。
大薄片是雲南騰沖、保山一帶的風味肉餚,豬臉頰切成薄薄一片,軟骨先川燙再瞬間冰鎮,讓脆度大提升,這道涼菜的外形特色是一大二薄,關鍵在:工於火候,長於刀法;薄可透光,越薄越能表現出脆度。色澤光亮,肥而不膩。由於投入火中燒炙過,透露淡淡的煙薰焦味,口感彈勁飽滿,有肉感又不是肉;脂白的色澤,卻非肥油。大薄片總是以市井小食的面貌示人,帶著落拓江湖的況味。骨白的豬頭皮,薄如晨霧,薄霧如夢。豬臉頰切成薄薄一片,是人氣菜色。
松露炒蛋~
松露(Truffle)是一種真菌菇類,手工採集的野生黑松露是相當珍貴的,它的氣味非常微妙,聞起來有點像煤油混合瓦斯、泥土的氣味,但是嚐進嘴巴裡又覺得豐富多變、轉瞬化為飽滿濃郁的幸福滋味。菌菇炒蛋,桌邊現磨雲南來的松露秀,松露的氣味香氣迷人。
涼拌結頭菜~
天氣漸漸回暖,就該來點清爽料理。大頭菜,有人叫它「結頭菜」或是台灣話稱為「菜叩」,產季大多在深秋到初春,大約11–4月是主要產季,但現在農業技術發達,熱一點的月份也是買得到大頭菜;所以總是趁3–4月轉熱的春天來醃大頭菜,不僅好吃、清涼又消暑,大頭菜吃的部位是莖,結頭菜是根,其實是不同的蔬果, 大頭菜切的特別細,也不失脆度,番茄和香菜當基底,加了麻辣和香醋。
豇豆釀百花~
最驚豔的「豇豆釀百花」,就是用豇豆包裹碎蝦仁很費工,但創造了多層次的享受。豇豆包蝦泥球鍋裡大火快炒,再淋上獨門醬汁。
豇豆汆燙後軟有韌度,可以包住蝦漿烹煮,這道功夫菜「豇豆釀百花」,榮登2019「必比登」推薦菜色。
干煸香菇~
火侯到位,僅以辣椒簡單調味就非常好吃,不油又酥香平凡的料理中藏著不平凡。
大頭菜豆干肉絲~
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媽媽常做的一道便當菜嗎?那就是雲南大頭菜炒豆干肉絲,好懷念的味道。
主菜~
番茄肉末燒茄子~
把茄子先炸過,接著倒用新鮮番茄做成的醬汁,讓番茄的甜味完全融到裡頭,每一口都能吃到香氣。
雞絲炒甜豆~
豌豆每天由員工親手現剝揀選,無豆腥的鮮嫩脆爽好滋味是冷凍碗豆比不上的。精心揀選的豌豆,搭配老母雞與大骨熬製的高湯而成的雞絲炒豌豆也是招牌之一。
土豆燜飯~
炸過的馬鈴薯搭配一點點香菇頭末,和飯拌在一起烤出鍋巴,吃起來還蠻香的。
筊白筍牛肉片~
特色就是家常菜。
牛肝菌捲餅~
煎得香香酥酥的薄餅,用牛肝菌醬當抹醬,捲入滿滿的四季豆,我吃起來蠻鮮甜的。
XO蘿蔔糕~
干貝絲加紅蔥頭的XO醬炒炸蘿蔔糕。
汽鍋雞~
汽鍋雞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就在民間流傳,汽鍋就是鍋子中間有個小孔。當湯鍋上的水煮沸後,湯鍋的蒸汽便從空心管衝到汽鍋內,大約蒸煮三、四個小時後即可食用,汽鍋煮出來的雞肉會比較軟嫩,骨肉很容易就分離,雞湯的湯頭也十分鮮美。食材吃起來會比較保留原味。
酸菜豆花魚~
依古法做的酸菜風味特別好,酸菜魚加了青花椒,調味真是夠嗆辣,裡面的豆腐花真很好吃,比魚肉還好吃
樟茶鴨~
工夫菜,鴨子先滷再燻,燻後炸到皮脆,沾甜麵醬配大蔥吃。
八寶芋泥~
八寶料撲滿、芋泥口味偏甜,其中金桔的部份,帶有果香。
破酥包~
金桔和紅豆兩種口味,酸酸甜甜的金桔醬吃起來口感很紮實、可口緊密。 讓味道不死甜更具層次。滇北菜必點。
乳扇~
乳扇~ 就是奶製品,雲南大理地區的風味食品。
奶香濃郁,微微帶酸,而且還具有調節新陳代謝,增強免疫力的功效,是白族人最常吃的美食之一
水果~
餐敘中與老闆娘姚安琴女士閒談指出~
雲南菜並不是以大菜,是以家常菜取勝,像自己的媽媽做的菜。
滇菜重油味醇厚,酸辣微麻,人和園口味則比傳統滇菜清淡少油一點,想來是為了配合現代飲食習慣,
雲南不靠海,多半以山珍、河鮮和蔬菜入菜,且善用各種蕈菇和醃菜。
是以,來此用餐,不必執著於點蝦仁、黃魚之類海鮮,整餐吃下來,果真是米其林必比登推薦餐廳,
看似平凡的家常菜有著浮誇料理比不過的無敵美味,數道功夫菜更是在別家吃不到,服務好,消費實惠,
我推薦這家雲南菜可以專程前往。
文:姜瓊弟 相片:符永璋
人和園餐廳
地址: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12號2樓
電話:(02)2536 4459
餐敘時間:2024.03.02
記錄時間:2024.03.03